从古至今,中国人对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极为重视,尤其在婚姻问题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古代就已经禁止同一血缘的亲属之间通婚,这是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,新中国成立后山西股票配资平台,这一禁令更是得到严格执行,法律条令亦清晰可见。
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之后,却发生了一桩颇为离奇的事情。1956年,开国少将马泽迎为自己的儿子举办婚礼,场面盛大,喜庆洋溢,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镇子,乡亲们得知消息,纷纷前来祝贺。
最令人惊讶的是,马泽迎将军的新儿媳竟是他的亲生女儿。这个消息传开后,引起了众人的热议,许多人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,觉得马泽迎将军这样做大为不妥,如何能够安排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女儿为妻,众多流言便随之而来。
展开剩余88%1949年10月,毛主席在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瞬间,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。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,马泽迎将军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,因为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终于实现。
与此同时,马泽迎心中还有一桩心事无法释怀,那就是他的儿子已年过二十,正值适婚年龄,作为父亲的他开始为儿子的婚姻大事感到焦虑。
马泽迎的儿子名叫马勇毅,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,学习认真,性格刚毅,深受马泽迎将军的疼爱。新中国成立后,马勇毅投入工作,无论身在何处,他总是兢兢业业,受到大家的赞誉。
在马勇毅的婚事上,马泽迎将军则是特别上心,为此不断与身边的战友联系,希望能为儿子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。在这个过程中,马泽迎意外发觉自己女儿与马勇毅的关系越来越亲密,这让他心中不免有了新的想法,并决定试探一下儿子的态度。
一天晚上,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,气氛温馨而融洽。马泽迎将军突然对儿子开口说道:“你年纪不小了,是时候找个合适的女孩子组成家庭,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工作,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。”听到这番话,马勇毅却假装没听到,低头继续享用美食。
马泽迎见状,继续劝说孩子要尽快考虑婚事。正在这时,女儿却有些不满地插嘴:“哥哥也只是比我年长两岁,结婚还早,别操心这个!”此时,马泽迎心中早已看明白,他们之间显然情投意合,只因兄妹关系而未表明心意。
饭后,马泽迎将军的妻子郭志勇将女儿叫来,闲聊时得知两人之间已经互生情愫,只是受外界压力才没能开口。这消息让马泽迎既感到高兴又忧虑。他原本担心孩子结婚后会受到委屈,若真能走到一起,既不怕女儿遭受未来丈夫的欺负,也能避免儿子在未来亲家面前的尴尬。
尽管马勇毅并非马泽迎的亲生儿子,且与女儿并无血缘关系,但两人都是他一手养大的,若这事被外界议论则对他们无疑是巨大的打击。因此,马泽迎将此事告知了老领导朱德,希望他能帮助决策。朱德了解情况后,立刻表示支持,允许两人婚事。
在朱德的支持下,马泽迎将军终于消除了顾虑,随即做出大胆决定,让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年轻人尽快步入婚姻殿堂。1956年10月的一天,在马泽迎将军的安排下,二人走进了婚礼殿堂,眼中满含激动的泪水。
亲朋好友们纷纷送上了美好的祝福,但当他们一眼发现这位身着盛装的新娘竟是马泽迎的女儿时,许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和不满,对马泽迎的行为表示质疑,认为他如此做法违背了人伦道德。
面对大众的疑虑,马泽迎将军不但没有愤怒,反而在婚礼上发表了一番讲话,缓解了大家心中的疑惑。原来,马勇毅并非马泽迎的亲生儿子,而只是他的养子。众人听后意识到自己的误解,心中渐渐生出自责之感。于是,马泽迎将整个事情的经过讲述出来。
提及这段往事,要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。1912年,马泽迎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那个时代,中国正身处内忧外患之际,帝国主义列强在大陆横行无忌,满清政府更是对百姓重重剥削,普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日子里。
和众多农民一样,马泽迎一家靠几亩租种田地勉强维持生活,尽管一家人勤劳辛苦,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,日子过得十分艰难。
虽然环境贫穷,但父母始终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,省吃俭用将马泽迎送去当地私塾读书。马泽迎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,刻苦学习,每次考试都在班上名列前茅。可好景不长,他读了两年后,家中因无力再支付学费,不得不辍学去了一位地主家里谋生。尽管他努力工作,却时常遭到地主无缘无故的虐待。此时,马泽迎对穷人的苦痛有了深刻的体验,心中暗自发誓,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随着马泽迎的成长,周围的形势也在发生巨大变化。1928年2月,赣南红军第15纵队在他家乡兴国发动了暴动,成功地打击了国民党的武装力量,收缴了大量敌人的武器,将红旗首次插上了兴国县的城墙。
兴国县发生暴动后,当地工农红军积极宣传革命思想,先进的思想鼓舞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革命斗争,马泽迎也因此走上了革命之路。
不久之后,马泽迎加入工农红军,参与到与敌军的战斗中。尽管经验尚浅,但他往往冲锋在前,毫无畏惧。在一次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,马泽迎带领战士们遭遇敌人的突袭。由于敌人数量庞大,他不得不带领战士们边打边撤,最终躲到一座山顶,但下山的路却只有一条,战士们纷纷陷入险境。
经过激烈的斗争,战士们弹药耗尽,为了避免被俘,他们选择跳崖逃生,而马泽迎在跳崖时因为挂在树藤上,致使身体距离地面仅有几米,那时他拼命挣扎却重重落地。
国民党军队见状,发狂般向崖下扔下几颗手榴弹,所幸炸弹悬挂在树藤上没有爆炸。在这场战斗中,马泽迎成为唯一的幸存者,其他战士皆已牺牲。
经过这一系列磨难,马泽迎坚定了要追求革命成功的信念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,他更是展现出军事才能,担任了红三军团炮兵连班长、红一军团连指导员,参与中央红军的反“围剿”斗争,屡次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,荣获组织的认可。
1934年,由于博古和李德的指挥失误,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,开始了闻名遐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。此时,马泽迎担任红一军团卫生队指导员,随部队参加了长征。在艰苦的旅程中,他始终冲锋在前,第一时间抢救伤员。特别是在湘江之战中,他冒着困难将伤员背到安全地带,随后又返回战场帮助其他战士。
在长征途中,殷切的日子里,生活条件困难,马泽迎将自己所剩无几的粮食一点点嚼烂,喂给孩子。为了照顾小生命,他手把手洗尿布,对于一个连婚都没结过,更没养过小孩的男人来说,真的是不小的挑战。
长途跋涉的过程中,马泽迎因背着孩子,背部肌肤受到摩擦,长出了脓疮。为了马泽迎的健康,战友不断劝他将孩子寄养到村民家,等革命胜利后再接回。然而,马泽迎坚决拒绝,他说:“这是革命英雄的孩子,既然孩子的父亲把他托付给我,我必定要将他好好抚养成人。”
经过千辛万苦,他们终于抵达延安,生活暂时稳定下来。不久,马泽迎为这个孩子取名为马勇毅,希望他将来能够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坚定信念,继续未竟的革命事业。
对于马泽迎带着孩子长征的事迹在队伍中广为流传,抗大女青年郭志勇被深深打动,及时找到马泽迎表达敬佩之情。在频繁的接触中,两人互生情愫,不久郭志勇向马泽迎表白,希望两人能共同育养孩子。
1936年底,马泽迎和郭志勇进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。在婚后不久,他们迎来了女儿的诞生,但对儿子的关爱依然不减,甚至送他到抗日军政大学接受良好的教育,而马泽迎全心全意投身于抗战事业中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凭借卓越表现,成为空军师的政治委员,为航空恢复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随着时间推移,马勇毅已长大成人,并步入了工作岗位。看到自己两个孩子的感情日益升温,他向组织申请,希望能批准他们的婚事。1956年10月18日,马泽迎为这对新人举行了婚礼,朱德得知此事后亲自主持了仪式,与会者才明白事情的真相。
当真诚的祝福与祝酒声在婚礼上响起时,马泽迎感动得热泪盈眶,举起酒杯 heartfeltly 说道:“亲爱的同志,你的托付我马泽迎已完成,你在天之灵可安息了!”在那个战火纷飞、动荡不安的年代,无数革命英雄为国捐躯,他们的事迹如今仍被后人铭记和传颂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