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共筑书香”系列捐赠活动,自2025年年初启动实施以来,已于近期圆满收官。本活动由家庭教育专家、资深媒体人王好凤女士与“报恩楼”“耕昇”品牌创始人李鸥先生共同发起并策划执行,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多元化的受益群体展开广泛的以《北京中轴线日历》为主的书籍捐赠。
本次“共筑书香“系列捐赠活动的覆盖范围广泛而多维。一是教育机构类,包括知名高校、中小学(特别关注打工子弟学校)、研学机构以及乡村图书室等教育单位,重点关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和群体;二是文化机构类,涵盖美术馆、图书馆、书院、艺术机构等文化场所,旨在强化文化基础设施的图书资源建设;三是公共机构类,包含政府机关、社区服务中心、养老院、银行、邮局等公共服务单位,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;四是专业组织类,涉及作家协会、各类社团组织、研究院等专业机构,注重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播与交流;五是特殊群体类,特别关注慈善机构等特殊场所以及偏远山区等特殊区域,致力于促进文化资源均衡分配,缩小知识鸿沟。
另外,《北京中轴线日历》还送给了国际友人。4月7日下午,G20青年企业家联盟全球主席团走进北京中轴线钟鼓楼参观,来自欧盟、葡萄牙、土耳其、西班牙、斯里兰卡、意大利、巴西、阿根廷、南非、新加坡、非洲联盟、加拿大等国家的30名G20青年企业家获赠本书籍。
该系列捐赠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7月5日,中国狮子联会颁奖现场,由中国残联原副主席汤小泉为王好凤女士颁发卓越贡献嘉许状,为北京报恩楼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与耕昇品牌运营管理(北京)有限公司颁发爱心企业嘉许状。
在面向北京多所小学的捐赠现场,活动发起人之一、家庭教育专家王好凤女士重点介绍了本次捐赠的核心读物《北京中轴线日历》。她指出,该日历是北京中轴线成功入选《世界遗产名录》后的重要文化成果,系统呈现了中轴线15处核心遗产点。她强调,这部作品不仅是了解古都文化的优秀可视化教材,其独特之处更在于素材源于青少年创作,巧妙融合了儿童画、摄影、篆刻等艺术形式,以童趣视角诠释文化遗产精髓,易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学习兴趣。
王好凤表示,期望通过《北京中轴线日历》,传递中轴线申遗故事与保护理念,引导学生从“文化接受者”转变为“主动传承者”,积极响应北京市培养中小学生成为“中轴线守护人”的教育目标。
她总结道,本次系列活动旨在以该日历为载体,传播北京中轴线“中正和合”的哲学思想,促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,有力推动文化遗产价值从专业保护领域向大众传播层面深化转化,为同类文化IP的创新活化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。
活动另一位发起人、紫砂收藏鉴赏家李鸥先生盛赞《北京中轴线日历》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款官方日历。他强调,这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时间的工具,更是一部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典籍,其命名、正式书号均彰显出独特的时间深度与文化格局。
李鸥特别介绍了该书的创新亮点:在展现15个核心遗产点时,创新运用三维码技术,实现“视、听、读、写、品”的沉浸式多元导读体验;书中精心设计的18枚篆刻印章,串联起从钟鼓楼至永定门的遗产点序列,生动传递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;设计上融合皇家主色调与古建图鉴,并收录了大量绘画、摄影、篆刻等领域的获奖作品,艺术气息浓厚。
李鸥表示,此次大规模图书捐赠活动,是响应国家“全民阅读”、建设“书香社会”号召的切实行动。他期望通过此举,能够凝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投身公益事业,共同履行社会责任,为提升国民文化素养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
本次“共筑书香”系列活动,通过精准覆盖多元群体的图书捐赠,不仅有效补充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,更以《北京中轴线日历》这一创新文化产品为纽带,显著深化了青少年及公众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与珍视,有力促进了全民阅读理念的普及与实践,探索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创新路径,为构建书香社会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写下了生动的注脚。
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